光明中医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37203

学术论著

  • 试论胃黏膜癌前病变(PLGC)的病机特点

    李培润;齐玉珍;梁伯学;刘瑛;申艳慧;陈晓玲;王小涛;

    应用中医药干预和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PLGC)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虚瘀痰毒关系密切,认为病因的叠加,病机的复合杂聚是发生PLGC的基础,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是PLGC发生的必然,毒邪内损是PLGC发生的关键,健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解毒是阻止其发展,预防胃癌发生的王道治法。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49-2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中药辨证治疗改善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与优势

    蔡虹;康素琼;林立;张如棉;

    原发性肝癌常见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传化失常,毒瘀肝脾;湿热化火,湿热瘀毒胶结,正不胜邪,瘀毒搏结;热毒、痰瘀的逼灼,血气衰败,瘀毒伤损。治疗原则应把握好祛邪与扶正的不同时机,辨证使用扶正固本,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之品。常用中药有:扶正固本的人参,黄芪,龟甲,鳖甲,薏苡仁,茯苓;清热解毒的九节茶,半边莲,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活血化瘀的菝葜,莪术,牡蛎,郁金,猪苓,仙鹤草。常见方剂有:消癥疏肝汤,组合加减茵陈蒿汤和组合参芪三甲汤。在肝癌的治疗中以"扶正祛邪"为主,通过调整患者整体健康状态,扶正要防留邪,祛邪需防伤正,标本兼顾,贯穿整个肿瘤疾病发展的始终,在预防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改善生存质量,减少药物不良作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51-2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女科经纶》调经注重脾胃学术思想初探

    徐重明;汪自源;

    《女科经纶》作为清代医家萧埙的一部重要医学专著,其论述妇科病诊治理论精深,首列病因病机,再论诊法辨证,并论治方药,层次清晰,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妇科学的重要医籍。为了探讨清代医家萧埙《女科经纶》诊治妇科、注重脾胃的学术思想,笔者结合医家论述,分别从经血之生赖于脾胃、月经不调应辨脾胃、调治经血宜养脾胃等3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女科经纶》调经注重脾胃学术思想的内涵,以期丰富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54-2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经典温课

  • 温病理法辨治病毒性心肌炎启微

    李涵;张明雪;

    温病学派拓展了表里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证治体系,其发病观、诊法、治法、方药等理论别具一格。本文阐述了吴又可、戴天章的表里辨证理论,杨栗山的三焦辨证理论,叶天士、吴鞠通的奇经病、络脉病理论对病毒性心肌炎辨证治疗的启示,与同道共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56-2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浅识

    初展;陈宝贵;

    张锡纯为明末民初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张氏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本文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临床探索几个角度对其中西医汇通思想进行初步阐述。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58-2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从脾论“百病生于气”

    霍秀红;

    气学说是重要的中医理论之一,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气在人体的作用,更有《黄帝内经》提出"百病生于气"。为了有利于指导临床,笔者试以"百病生于气"立论,从中气为诸气之本、脾气为脾脏之本以及脾气虚为脾病之本等角度,对"百病生于气"作以阐释。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60-2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黄帝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析

    王峰;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的理论含义。方法采用文献学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结果 "作强"一词应为"作彊",作彊是官名,是掌管制作弓箭的官职;"伎巧"一词,其义为技能,才能。是对制作弓箭技术、技能的概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应释为:肾好比掌管制作弓箭的机构官职,其技能、才能、技艺等方面属于肾统辖。结论《黄帝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是将肾比作掌管制作弓箭的机构,负责技术、才能、技艺方面的管理,这种技能、才能、技艺属于现代大脑神经中枢思维活动范畴;《内经》将这种技能、才能、技艺的大脑神经中枢高级神经活动功能态归于肾统辖,是基于脏腑理论体系以五脏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规范的结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62-2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的含义

    宋玉山;

    《伤寒论》六病欲解时对研究《伤寒论》具有重要意义。六病欲解时是《伤寒论》的点睛之笔,也是开启《伤寒论》的一把钥匙。《伤寒论》六病是以时间为提纲归类疾病的。六病时是定义六病的先决条件,六病欲解时是判断六病是否已愈的必要条件。《伤寒论》六病的诊断标准与治愈标准是统一的,六病时与六病欲解时两者是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相同时段。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65-2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浅析“水入则吐——五苓散主之”

    刘松涛;吴碧卉;

    五苓散方主要为人体水液运行失常而设,如水逆、水痞等症,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在运用五苓散方时大多数医家只注重把"消渴、小便不利"作为其代表证。笔者认为水逆证是太阳蓄水重症的标志性症状,"水入则吐"即为五苓散主证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只要出现"水入则吐"一症,使用五苓散方便有效,不必悉具"消渴、小便不利"等症。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66-2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再论“脾约”

    傅斌;范姝;傅淑清;

    "脾约"一词首出《伤寒论》第179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金代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注曰:"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首次将其病机概括为"胃强脾弱"四字。后世医家对脾约的病因病机阐述不一,见仁见智。故笔者再次从成因及病机等角度入手,对"脾约"进行一次探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68+2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薪火传承

  • 刘萍教授内科临证经验撷英

    杜文婷;刘萍;王凤;

    目的传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萍教授运用传统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内科疾病的宝贵经验。方法眩晕和心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证,以2则验案的形式阐述刘萍教授辨证论治内科病证的思路及用药特点。结果刘萍教授从医数10载,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辨治内科病证,其辨证准确,用药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结论正确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辨证论治内科疾病,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69-2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洪家铁教授诊治妇科病的临床经验

    张丹;洪家铁;

    洪家铁教授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取历代医家之所长,对妇科疾病治疗具有独到见解,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洪教授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强调疗妇人疾调经为先,调补脏腑重视肝肾,疏解肝郁调畅气机,并注重用药时机的选择等治疗经验进行整理,以供临床参考。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71-2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陈如泉教授辨证治疗甲亢并突眼的经验

    罗亚锋;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突眼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但公认是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如泉教授潜心研究甲状腺疾病多年,对甲亢合并突眼有独到的经验,陈如泉教授认为该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本文将分四型介绍陈如泉教授的经验。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73-2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黄煌经方沙龙从少阳论治中风医案一则浅解

    冯宇飞;王春虎;

    六经辨证源于仲景伤寒论,现代医家黄煌教授创立经方沙龙,全国经方派中医纷纷录其验案,笔者运用经方数年,专注于中风病的研究及临床诊疗,更对少阳柴胡剂情有独钟,恰逢机缘巧合,偶遇一验案,即从纠正少阳为主要方法治愈一中风病人,笔者亦激动万分,今将其案作一浅解,希望能为广大医师治疗中风病提供一点思路。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74-2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张永康主任医师应用柴胡桂枝汤经验举隅

    韩建勇;张永康;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合病的经典方,由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张永康主任医师加大此方剂量,使其调和营卫、燮理阴阳、调和气血之功更强,应用范围更广,尤其注重胆经的枢利及三焦气机的功能,枢机利、气机畅,百病消。在临床应用中,张主任在此方基础上灵活加减,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76-2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张奇文教授用爪甲治疗扁桃体肿大的经验

    王默然;李佳;张奇文;

    张奇文教授应用爪甲治疗扁桃体肿大疗效显著。本文从爪甲应用指征、咽门缩桃丸由来、爪甲应用方法、疗效评价、机制探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咽门缩桃丸内含爪甲。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爪甲治疗扁桃体肿大效果的重视。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78-2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李胜涛教授运用鸡血藤、路路通的临床经验

    李果;李胜涛;

    李胜涛教授从医20余年,精于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过程中,李老师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鸡血藤、路路通二味药,疗效显著。李老师将此二药作为一个药对使用。鸡血藤为藤类药,既可行血补血,又可舒筋活络;路路通利水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二药相辅相成,功效显著,特别是在妇人调经及有风寒湿瘀痹等表现的病症中,疗效甚好。现将李老师运用此二药的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0-2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张新建教授治疗脾虚痰聚证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探微

    袁君茹;白东林;张新建;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小儿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临床上又以脾虚痰聚多见。张新建教授认为本证的发生多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体质特点和小儿饮食失衡有关,病因多责之于风和痰,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液生痰;脾虚肝旺,木亢生风,进而提出运用运脾化痰祛风的治法治疗脾虚痰聚证小儿多发性抽搐症。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2-2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罗月中教授治疗慢性尿路感染验案1则

    魏素芬;

    慢性尿路感染病程长,缠绵难愈,耐药菌株的产生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及其疗效,而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稳定。罗月中教授从事肾病临床、研究工作多年,对慢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且疗效良好,笔者有幸随罗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该病经验作简要阐述,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3-2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信息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正>《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AJED)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每月8日、23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4/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中医名言拾粹

    <正>痢由湿热所致,或饮食湿热之物,或感受暑湿之气,积于肠胃,则正为邪阻,脾胃之运行失常,于是饮食日益停滞,化为败浊,胶粘肠胃之中,运行之机益以不利,气郁为火,与所受湿热之气混合为邪,攻刺作痛,此痢证所以腹痛也。邪能伤正,伤在血分则便血,曰赤痢;伤在气分则便脓,曰白痢。若血气并伤,则红白兼见,又或湿盛血败,而色如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97+2110+2113+2119+2131+2142+2167+2182+2193+2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光明中医》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正>《光明中医》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综合期刊,刊号CN11-1592/R,ISSN-8914。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20日在北京出版。以广大基层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本刊针对个别网站及个人以本刊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声明

    <正>1本刊郑重声明凡非本刊版权页上公布之个人网站或下属部门或各地联络站或广告发行站,均与本刊无关,其活动应属假冒本刊名义的非法活动,本刊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权利。同时,敬请读者鉴别,谨防上当。2关于本刊网站的情况说明近来有不少读者来电来函质疑网络上有许多光明中医征稿的网站,现正式声明如下。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欢迎订阅2015年《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正>《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CN11-5511/R,ISSN1673-6613)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任名誉主编,著名中医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教授任主编。辟有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硕博论坛

  • 从三级预防角度谈周围性面瘫并发症的防治

    安宝珍;王志萍;

    周围性面瘫并发症如面肌痉挛属于慢性病,慢性病的治疗指导原则是三级预防;及早治疗面瘫是预防面瘫并发症的二级预防。本文根据三级预防的不同含义并紧密结合中医临床来阐述其对周围性面瘫并发症的具体预防与治疗策略,为保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5-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脾肾论治

    安玉霞;张建伟;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在妇科领域独树一帜,其辨病审证求因,以脏腑辨证为主,结合气血虚实理论,重视脾肾在不孕症中的作用,并结合奇经立论。本文旨在对《傅青主妇科·种子》篇中的胸满不思饮食、下部冰冷、胸满少食、少腹急迫、腰酸腹胀和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从脾肾同治的理论进行阐述。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7-2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立足气一元论从恢复“阳明降机”论治小儿肿瘤

    周念莹;李永春;宫凤英;吕英;

    天人合一,天地一气升浮降沉,人身应之,气机先降后升,降入土下水阴中,降的越深,阳气越足,水中有火则元气生。故西方阳明燥金之气顺降则人身一气周流,循环无端,生生不息。小儿肿瘤属下焦元阳不足,寒湿内生,甚或成冰凝状态,其多存在阳明逆气、相火离位所致的火热燥症,临证处方从敛降西方阳明燥金着手,多获良效。本文根据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立足气一元论,探讨从恢复"阳明降机"角度论治小儿肿瘤的效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89-2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经行吐衄临床刍议

    张倩;盛晓英;李萍;

    经行吐衄以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衄血,经净后出血停止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月经量减少。经行吐衄因血热因血热气逆而致。肝郁化火、肺胃蕴热、肺肾阴虚或肾虚肝郁均可导致该病,临床上以肝郁化火型最为常见。肝郁化火型经行吐衄的病机为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治宜行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药用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可收到较好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92-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对关幼波气血辨证的思考

    温洋洋;谢苗;郭选贤;

    气血辨证是肝病大家关幼波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关老临床注重气血对人体重要作用,关老虽然不是从气血角度去论治疾病的第一人,确是临床主张将气血辨证与传统八纲辨证相结合,倡导十纲辨证的第一人。气血辨证虽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已见雏形,直至明清温病学派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建立,才再次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应用也较局限,未在内科杂病等较大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气血辨证经关老补充发展,中医辨证的层次更加明晰,从动态角度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本文就从其渊源、内涵及现实意义谈下自己的认识。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93-2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黄帝内经》肓之原部位的研究

    李靖;李红;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明确《黄帝内经》"肓之原"具体人体解剖部位。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脐周横、纵断扫查,在横断腹主动脉刚分出髂总动脉分叉处做为标志点,测量它与肚脐中央处之间的距离。结果平脐中央的最多,平脐上下缘的次之;位于脐上的例数明显多于脐下的;位于脐下1.5寸的只有1例。结论 "肓之原"的具体所指是以脐下为中心分布的脉动点,以近人体正中线(任脉)分布,与《灵枢》所描述的位置相近,实质是腹主动脉与双侧髂总动脉的分叉点。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95-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Z形纹”掌纹临床报道1例

    庞庆荣;陈守强;

    临床中发现一例特殊掌纹:手掌中的三大主要纹线不是按常规的走向分布,而是生命线与智慧线首-首相连,感情线与智慧线首-尾相接,于手心中形成一特殊的形状,类似"Z"形。临床中特殊的掌纹有"断掌纹""川字纹""鸡爪纹"等,每类特殊掌纹人群,其身体状况具有某些相似性。目前文献中并无"Z形纹"这一特殊掌纹的记载或报道,其所代表的身体健康特点,有待临床中更多的病例来体现及确定。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96-2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实验研究

  • 增液八珍汤对大鼠胃泌素、P物质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

    陈瑞超;佟瑶;李玉刚;卜渊;

    目的观察增液八珍汤对便秘大鼠血液及肠壁组织中胃泌素(GAS)、P物质(SP)及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揭示其治疗便秘的药效机理。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模型组100只给予甘草煎剂灌胃7天,将模型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增液八珍汤低、中、高剂量组及西沙必利组各20只。分别灌胃给药7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液及肠壁组织中GAS、SP、SS的含量。结果增液八珍汤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差异更明显(P<0.01);增液八珍汤低、中剂量组与西沙必利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增液八珍汤可通过调节血液及肠壁组织中GAS、SP、SS的含量,达到促胃肠动力的作用。其中增液八珍汤高剂量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2015年10期 v.30;No.239 2098-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六君子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内源性抗炎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卢峰;王世聪;陆顺意;严桂珍;

    目的浅探六君子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内源性抗炎系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脾气虚型模型组、脾气虚型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造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d后取材,分别检测肺组织HDACs活性和肺组织匀浆TNF-α、IL-1β、IL-8含量。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HDACs活性明显升高(P<0.05);2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IL-8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六君子汤能提高COPD大鼠HDACs活性,降低TNF-α、IL-1β、IL-8含量,恢复COPD内源性抗炎系统功能,改善COPD自身抗炎能力。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01-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作用机理研究

    张会平;郭小培;张群;

    目的研究消瘿散结胶囊的抗炎、镇痛及对大鼠实验性甲状腺肿的影响,以探讨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造醋酸致痛小鼠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及大鼠实验性甲状腺肿模型,消瘿散结胶囊治疗,记录各醋酸致痛小鼠第一次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及十分钟内扭体反应次数,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测大鼠GOP、GTP并取甲状腺称重。结果消瘿散结胶囊大、小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镇痛潜伏期(与常水组比P<0.01及P<0.05),并能显著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与常水组比P<0.05及P<0.01),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P<0.05),对大鼠实验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指数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对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有显著降低作用。结论消瘿散结胶囊通过其抗炎、镇痛及改善甲状腺肿的甲状腺指数发挥其治疗作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03-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临床论著

  • 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不同影响的探究

    彭敏;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不同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生化指标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传统饮片联合甲氨蝶呤片10mg/次口服治疗,1次/周;观察组患者则在甲氨蝶呤片内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治疗,1剂/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关节屈伸不利、喜暖恶寒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临床证候给予评分,观察评分的变化情况;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痛感进行评分,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β)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关节屈伸不利、喜暖恶寒等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有所下降,痛感缓解明显,VAS疼痛积分下降明显,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β)水平均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9%,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7.8%,治疗组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略高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组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均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感,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降低患者的因子水平,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二者疗效相当,以配方颗粒的使用更为方便,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06-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吉林省20~50岁人群亚健康状态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胡亚男;尚晓玲;李秀昌;杨靖;

    目的探讨20~50岁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对合格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确认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为888例,亚健康状态在不同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人群中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亚健康状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对于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和干预亚健康状态具有参考意义。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09-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临床研究

  • 加减川芎茶调散防治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王敏博;杨旭红;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防治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80例偏头痛患者(包括无先兆和有先兆),预防用药,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服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两组均用药2周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川芎茶调散防治偏头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王小亮;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周期6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对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等症状,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后遗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14-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42例

    张斌;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38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两组疗程均为4周,用中医症状量表及眩晕发作频率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较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疗率88.0%,对照组81.5%,差异有显著性,眩晕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16-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保和丸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临床观察

    周国亮;张广东;霞晋;继忠;黄卫华;

    目的观察保和丸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调整饮食及合理运动,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给予保和丸和苓桂术甘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血脂和肝脏影像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T、AST、TC、TG等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和丸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明显,临床可以应用推广。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17-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中药早期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观察

    范晋文;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长期胰岛素抵抗引发血糖升高,高血糖易引起心、脑、肾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全身调理,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足,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血粘度,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理想目标。临床中对糖尿病前期患者60例,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内服胰复散治疗3个月,糖尿病前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状况及高凝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0-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中药浸浴外治类风湿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

    邵启峰;杨平;

    目的观察中医药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中医药浸浴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受累便于浸浴外治而属阴痹者43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9日(3剂)后,显效17例(39.53%),有效21例(48.83%),无效5例(11.63%),有效率88.37%;治疗27日(9剂)后,显效31例(72.09%),有效9例(20.93%),无效3例(6.98%),有效率93.02%。结论中医药浸浴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阴痹者疗效良好。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绝经后胸腰椎骨折行固肾益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洪;

    目的分析绝经后胸腰椎骨折行固肾益精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诊治的绝经后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钙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固肾益精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再骨折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尿HOP/Cr比值与DPD/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益精汤治疗绝经后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4-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36例分析

    路秀庚;左明晏;

    目的自2004年-2013年近10年在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786例,误诊36例,分析其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宝贵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误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首诊患者往往因缺乏明确的病史、疼痛部位不典型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结论对此类病群不仅要仔细分析鉴别临床症状,更要动态监测心电图及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变化,有条件的及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减少误诊误治。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5-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45例疗效观察

    温敬东;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肠道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自拟方,基本组成:白头翁10 g,秦皮10 g,黄芩10 g,苦参10 g,木香10 g,白芍12 g,马齿苋15 g,葛根12 g,薏苡仁15 g,败酱草20 g,当归10 g,槟榔10g,甘草6 g。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配合中药灌肠,处方:地榆30 g,白及15 g,薏苡仁30 g,白花蛇舌草24 g,白头翁10 g,菊花10g,薄荷6 g,苦参10 g,败酱草20 g,锡类散0.6 g,甘草10 g,煎一次,120毫升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治疗20天为一疗程。结果本组45例中,痊愈占22.2%,显效占48.9%,有效占17.8%,无效占11.1%,总有效率为88.9%。结论釆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双管齐下,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6-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浅析中医外感热病学对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

    钟培星;

    目的探讨中医外感热病学应用于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改善水平、APACHEⅡ评分以及ICU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30d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8-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宋卫国;唐怡;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肾损害初期患者选用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患者血压,治疗组基础治疗加以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ACEI制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 Alb)、胱抑素C(Cys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改善及中医症状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m Alb、Cysc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祛湿法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肾损害,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m Alb、Cysc水平。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29-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土茯苓青黛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临床观察及TNF-α和VEGF水平检测

    梁育;王万春;易军;李颖;邱礼国;

    目的研究土茯苓青黛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中TNF-α和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土茯苓青黛汤;对照组30例,口服迪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50.00%,治疗后两组在降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方面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对治疗后两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方面的进行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和VEGF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土茯苓青黛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中TNF-α和VEGF水平。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32-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参麦注射液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

    王德敏;邢晓宁;王春芳;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防治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半年以上的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透析过程中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内Hb、Alb水平及透析中低血压及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1个月Hb、Alb达标率明显升高,透析中低血压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更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透析患者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34-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杨柳;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在治疗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CW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既定入组标准及入院时间将120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羟乙基淀粉针5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急性低灌注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35-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心理疗法配合中医理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李增变;周全;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配合中医理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与心理疗法;治疗组40例心理疗法配合用熏蒸和督灸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两组关节疼痛的程度、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均降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配合中药熏蒸和督灸可有效的改善AS患者的疼痛和心里状态,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和心理疗法。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37-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岩鹿乳康胶囊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60例疗效观察

    郭宇飞;周海军;赵素贞;王书勤;

    目的探究岩鹿乳康胶囊联合逍遥丸对乳腺增生肝郁气滞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4年8月之间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岩鹿乳康胶囊合逍遥丸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逍遥丸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全身伴随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岩鹿乳康胶囊联合逍遥丸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39-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国奇;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使用西药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和氨茶碱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FVC、FEV1预计值以及治疗后6个月内哮喘平均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0,P<0.05),观察组FVC、FEV1预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哮喘平均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难治性哮喘临床效果明显,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41-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症

    孙欣峰;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162例患者用上法治疗3疗程后,经随访,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3.2%。结论此法治疗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确切,标本兼治,复发率低,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43-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加味六安三子汤治疗婴儿早期喉痰鸣546例的临床体会

    唐良卫;黄嘉瑜;刘艳夏;

    目的观察加味六安三子汤治疗婴儿早期喉痰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煎服加味六安三子汤(即六安煎合三子养亲汤[2]加山楂、麦芽);每次煎好的药汁约30毫升左右,空腹服用;对照组:使用宝咳宁颗粒、猴耳环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3天为一疗程。结果经χ2检验,两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χ2=19.316,P=0.000),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见效也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加味六安三子汤治疗婴儿早期喉痰鸣效果好,服用较方便,用药时间短,复发率低,费用低,不良反应少,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4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醒脑静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

    齐向征;

    目的观察醒脑静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退热、抽搐控制、呕吐消失、意识转清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有助于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47-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200例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候临床观察

    姚自凤;崔杰;朱永芝;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对200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风热证者占98.5%,风寒证者占1.5%。结论甲型H1N1流感是病因病机为疠气感染人群,临床表现以风热袭肺为主要证候的一种温病。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48-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探析

    张科庄;

    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中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证。但运用其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临床鲜有报道,笔者从临床运用经验、中医辨证辨病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角度入手分析其治疗作用,希望给临证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0-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六君解毒汤治疗HBeAg阴性乙肝携带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红德;

    目的观察六君解毒汤治疗HBe Ag阴性乙肝携带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HBe Ag阴性乙肝携带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给予苦参素胶囊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给予六君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载量分布、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部分HBV-DNA载量分布及中医体质分型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治疗后研究组部分HBV-DNA载量分布及中医体质分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32.44±2.12)分、(31.61±3.21))分比对照组((41.36±6.21)分、(42.74±5.74)分)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解毒汤治疗HBe Ag阴性乙肝携带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1-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针灸探骊

  • 督灸对慢性虚寒性咳嗽复发率的影响

    孙维旭;

    目的探讨"督灸"能否延缓慢性虚寒性咳嗽的复发。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苏黄止咳汤加减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采用"督灸"治疗,10天一次,根据病情做2~3次。临床治愈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有3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地复发,而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7%,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别。结论联合"督灸"对虚寒性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延缓患者的复发,且安全无不良作用,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4-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李明哲;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一般治疗,满疗程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7例患者经用上法治疗后,疗效显著,有效率91.9%。结论本法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推拿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54例

    杨娟;刘英;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中医科门诊自2012年9月-2014年4月婴幼儿肌性斜颈54例纳入研究,通过捏揉、牵拉胸锁乳突肌及穴位按摩等手法结合家庭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痊愈32例,占59.26%;显效18例,占33.33%;好转2例,占3.70%;无效2例,占3.70%。总有效率达96.30%。结论推拿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早期发现为患儿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学龄前让婴幼儿斜颈患儿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7-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朱兆倩;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我院住院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小时即行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每次20分钟。对照组进行产后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能更有效地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8-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

    李馨;万钢;李娟;段美光;

    目的观察于膈俞、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654-2穴位注射于膈俞、足三里穴;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冬眠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22%。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654-2注射膈俞、足三里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59-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分析

    余海;曾志华;曾明慧;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进行针灸疗法;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61-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治疗体会点滴谈

    王旭;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门诊患者69例,10次为一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42例,好转2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5%。结论推拿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推拿具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筋痉挛,软化黏连瘢痕,纠正小关节错位,解除关节嵌顿。消除创伤性炎症和神经根水肿,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获得满意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63-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针刺结合枕部推拿、刮痧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邵勇;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枕部推拿、刮痧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9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枕部推拿、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血宁静脉滴注,10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好转4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36例,有效3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50%。结论针刺结合枕部推拿、刮痧治疗颈性眩晕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65-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眼针配合头针治疗眩晕30例

    任莹莹;王鹏琴;

    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周围针刺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头针疗法是在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区相应的头皮上平刺并施以持续固定的捻转手法,是治疗脑源性疾病的一种特殊的局部穴位刺激的主要方法。故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辽宁中医康复中心实习期间采用眼针双侧脾胃区、上焦区配合头针晕听区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6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崔美玉;李燕;俞林;

    目的观察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太阴人偏头痛患者92例,男11例,女81例,年龄在19~5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联合治疗,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按照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估,显效51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6%;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头痛严重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舍岩针法配合中风通络汤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68-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针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观察

    徐涛;孙清;马海欣;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对照组70例,不同证型随证加减;西药对照组70例,采用氟哌啶醇、硫必利比较;针药治疗组70例,除口服中药外,基本取穴:太冲、行间。结果治疗8周后,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针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三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结论针刺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能显著减少抽动评分和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的病情。其疗效较好。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69-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中药穴位外治法治疗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赵文鸽;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外治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并进行雾化吸入,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药穴位外治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少,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穴位外治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患儿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73-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痛点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疗效观察

    吴良慈;

    目的观察痛点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痛点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3.33%,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痛点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74-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胸痹贴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王云振;孙艳玲;

    目的观察胸痹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痹贴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在治疗14天后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绞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痹贴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行使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76-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穴位按摩联合免煎中药颗粒自拟调肠饮治疗中学生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庄岚清;何晓;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免煎中药颗粒自拟调肠饮治疗中学生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有功能性便秘中学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加免煎中药颗粒自拟调肠饮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免煎中药颗粒自拟调肠饮治疗中学生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应用乳果糖治疗。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78-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陈晖阳;谢怡琳;杨小芬;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运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运用牵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改善较对照组为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80-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中西医结合

  • 中西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应用价值

    陈凯军;王会明;祁江萍;刘丽萍;张卫国;

    目的探讨中西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接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进行研究,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药处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23/25),对照组则为76.00%(19/2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3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中西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83-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倍美力软膏及知柏地黄丸治疗绝经妇女复发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观察

    石明晴;韩克;夏玉兰;查乐霞;

    目的了解倍美力软膏阴道用药及口服知柏地黄丸对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25例患者将每日1 g含0.625mg的倍美力软膏放入阴道深部,一周后改用隔日放置一次,直至28天;同时给予知柏地黄丸(水丸)口服,每次30粒,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患者的阴道炎、尿道炎症状及阴道黏膜变化。结果 25例患者用药后,阴道炎、尿道炎症状显著改善;阴道壁弹性增加,皱褶加深,表面苍白、潮红及出血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倍美力软膏能有效改善阴道及尿道的感染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85-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中西医结合治疗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周树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给予单纯抗生素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2%)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79%),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88-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刘韶瑞;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10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Hp阴转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Hp阴转率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48%(P<0.01)。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能有效抑制Hp感染,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可作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的有效手段。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89-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加味金锁固精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原发性早泄20例

    邓平荟;

    目的临床观察加味金锁固精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采用口服他达拉非片。治疗组用加味金锁固精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治疗四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并评估治疗后性生活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比对照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及性生活满意度方面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金锁固精汤联合他达拉非可明显增加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对提高夫妻性生活满意也有一定帮助。中西药治疗原发性早泄有较好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91-2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

    黄俊臣;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降糖降压和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92-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初探

    杨东梅;马彩云;尚清;李靖婕;崔伟丽;张继华;

    目的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治疗该病的临床路径。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二病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21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111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通过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后,对两组治疗前后智力提高水平,患儿住院花费,家长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家长依从性好,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易于接受,可作为临床路径的前瞻性观察。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94-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奈达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王红永;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奈达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奈达铂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奈达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8.33%(41/60)、有效率为20.00%(12/60)、总有效率为88.33%(53/60),与对照组的48.33%(29/60)、25.00%(15/60)、73.33%(44/60)相对比,占显著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奈达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97-2198+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医案医语

  • 张炳厚医案3则

    陈进春;许正锦;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炳厚教授的临证医案3则,分别为恶露不绝案、暑瘟案、痹病案,并对张炳厚教授的临证用药思路进行了分析。

    2015年10期 v.30;No.239 2199-2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孙浩运用宣、通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4则

    高媛媛;孙浩;

    孙浩老师认为:小儿咳嗽其临床表现虽各异,但总不越乎肺气升、降两者功能失常,宣发、通降善调肺气升降之机是治疗咳嗽之基本原则,在治法上虽可同病相连,但具体治疗上又有清宣、温宣、降气肃肺、通腑肃肺侧重之分,气机升降协调可有效控制咳嗽,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01-2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从通腑论治心血管病体会

    陈守强;毕文霞;

    腑气不通可夹杂在诸多疾病中,且易变生数疾。心血管病患者伴有腑气不通时,可用通腑法治疗。运用通腑法异病同治,亦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独到之处。本文通过讨论一典型病例,介绍辨证应用消食理气通腑、化痰逐饮通腑、活血化瘀通腑、滋阴养筋通腑、泻热清火通腑各法,并总结使用通腑法时的注意事项。结合四诊信息,运用通腑法灵活加减处方,常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03-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海派名医童少伯教授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孙峰俐;何立群;

    童少伯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现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海派名医。文中整理总结了童少伯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归纳出童老温中和胃、兼清郁热而止呕的学术思想,温阳除湿、理气化滞而止泻的临床经验,及从瘀论治杂病异证的理论特色,其临床运用收效颇佳。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05-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辨治体会

    姚辉菊;

    脑动脉硬化是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也易引发中风之变。笔者温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案例,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现代设备检查确诊,从风、痰、虚、瘀几端着眼,归纳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滞、肾精不足、气血亏虚5型辨治,分别给予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左归丸、八珍汤加减治疗;病情复杂、虚实夹杂者,分清主次,恰当用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08-2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五苓散临床应用举隅

    刘芙蓉;唐珊珊;高建东;

    五苓散是《伤寒论》中的中药方剂,"……脉若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临床上各医家多以其治疗膀胱或下焦气化不利的病证,只要有气化不利、水运失常的病机,均可应用。在临证中,笔者将其广泛用于各种气化失常、水液代谢紊乱的病证,获得良好疗效。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09-2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刘银鸿;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胀满、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木郁犯土、胃失和降、脾运无权。根据其发病机理治疗多治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自制参柴胃苏胶囊(党参、白术、茯苓、柴胡、当归、白芍、佛手、玫瑰花、香附、川芎、延胡索、郁金、陈皮、清半夏、鸡内金、枳壳、三七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满意效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0-2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整体观念下辨证论治脾胃病

    郑垚岗;李怀民;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社会环境也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胃病人数逐年增加,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调理脾胃、协和脏腑、疏通经络、流畅气血,从而恢复脾胃正常升降功能,此为治疗脾胃病的原则。具体到临床治疗,笔者从调理脾胃勿忘疏肝利胆、养心安神、宣通肺气、补益命火四个方面阐述了诊治脾胃病的经验,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2-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护理论坛

  •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刘永环;

    通过开展眩晕特色中医护理,加强病人的自我调护,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可以最大限度的正常生活。本文选择50例患者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并使之尽最大努力学会或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经过半年的跟踪,90%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天,85%的病人住院次数平均减少0.3次。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4-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护理

    陈丽萍;肖清;

    目的探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方法及进行康复指导后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对云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进入诊疗规范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患者经全方位,系统的中医护理措施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实施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提高患者的自主效应,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可以有效的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5-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浅谈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辨证施护在肠痈患者中的应用

    聂云玲;

    目的探讨与分析针对肠痈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及辨证施护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肠痈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将其辨证分型,采用针对性的中药灌肠及护理,观察并记录其治疗效果。结果 58例肠痈患者,其中瘀滞型(单纯性阑尾炎)33例,湿热型(化脓性阑尾炎)15例,毒热型(阑尾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10例,经过中药保留灌肠及辨证性施护,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肠痈患者进行辨证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有利于肠痈的治疗,发挥了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8-2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腹水浓缩回输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体会

    周海霞;

    目的总结腹水浓缩回输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30例患者予以腹水浓缩回输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配合心理疏导、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腹水减少,腹围、体重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效果良好。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联合中药外敷是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19-2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中医特色护理在防治卵巢癌化疗中毒性反应的应用

    蔡凤凰;谢碧香;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卵巢癌化疗毒性反应的防治效果,积累更多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96例在我院接受化疗的卵巢癌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止吐治疗和相关的化疗前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等情志指导;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病型,在化疗期间给予辨证施膳指导,并给予针灸治疗、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情况,总结其疗效观察报告。结果经过中医特色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显著控制了化疗后相关毒性反应的症状,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前,经过特色中医护理可有效地控制了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21-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艾灸配合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潘慧;

    目的观察脐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脐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对照组根据医嘱辨证服用中药,以温补脾肾,健脾止泻,同时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脐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治标又治本,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宣传推广。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23-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食养”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李瑞红;

    目的将"食养"作为优质服务的举措之一,探讨"食药并举"模式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选择四个临床科室作为试点,成立食养小组,制定食养处方,通过三个关键点管理、三类专业人员协作、两张处方使用,观察试行效果。结果通过一年半的试行,试点科室患者满意度调查、平均住院日、回访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项目开展前并优于非试点科室。结论"食药并举"的模式有助于诊疗康复一体化,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周期,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能增进医患沟通,培植医患信任,和谐医患关系。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25-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

    时儆醒;程溢芬;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及愈后康复资料。结果 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临床护理结合功能康复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良好恢复,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结合康复指导,具有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效应。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26-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尪痹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临床应用体会

    王景红;

    目的探讨尪痹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通过病情观察、辨证施护、健康宣教、配合中医特色治疗护理。结果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结论通过尪痹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临床应用,规范了中医护理行为,针对性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28-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社区医药

  • 弘扬中药道地药材优势 提高药膳食疗养生水平

    庞清洋;刘成祥;庞保珍;庞慧卿;

    本文阐述了道地药材的概念,明确提出中药道地药材是提高药膳食疗养生效果的最有利武器之一。介绍了道地药材在药膳食疗的应用,药膳中常用的道地药材:如东阿阿胶、怀山药、宁夏枸杞子。药材好,药膳才能好,故弘扬道地药材优势,是提高药膳食疗养生水平的重要举措。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30-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

    付艳华;

    笔者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本病主张用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针刺,以达到舒筋活血、温补肾气,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笔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与督脉有关,肾之精气不足,不能充养督脉,骨不得温养,再加之外邪入侵,内外合而致本病。治疗本病必须把握标本缓急,分清虚实。对重症患者,必须配伍虫类药,以搜风活络,如此方能祛瘀化浊,气血通畅。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3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熄风通络治疗高血压

    董凯;

    从"不通"和"风"的病理视角出发,高血压的治疗当以"通络"和"熄风"为原则,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基础上,审证求因,明确病因病机,订立治法治则。消除病因,祛除病理产物,经脉通畅,气血流通;阴阳平衡,重新融为一体,则"风熄"。"络通""风熄"血压自平。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34-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方药纵横

  • 丹麦补心膏的制备工艺探讨

    张延君;

    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选用中药合理配伍组方,在经过严格的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剂型,在制作过程中常出现多种质量问题。本研究以制备丹麦补心膏为例,分析了膏方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返砂、发霉及药物细粉如何加入等,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膏方制备提供参考。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37-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我院2013年门诊抗肿瘤中成药用药分析

    刘必铿;

    目的评价抗肿瘤中成药在我院门诊的临床用药是否合理,分析现有抗肿瘤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和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检查2013年我院门诊肮肿瘤中成药的用量和销售金额,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抗肿瘤中成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我院门诊抗肿瘤中成药仅占中成药销售金额7.22%,其中药品金额排序以中成药的口服剂型占绝对优势;用药频度中口服剂型亦居前。除个别品种排序在(DUI)即药品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明显<1外,其余皆在合理范围之内,结论我院门诊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抗肿瘤中成药有待更为规范、广泛使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38-2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统计分析

    朱宁生;黄玉强;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4年上半年的中药饮片门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了解我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及中医门诊处方的书写情况,为我院中医门诊处方的管理及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6月份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结合《中国药典》《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找出问题。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我院的中医门诊处方在用药剂量、处方书写、处方脚注、超疗程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格处方。结论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管理,规范用药,提高用药合理性。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42-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马兜铃科药用植物的毒性和应用现状

    李申;

    马兜铃科植物因均含有毒性的马兜铃酸而在选用和使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新版的《中国药典》中虽保留了马兜铃、细辛,却剔除了同科属的关木通和广防己等。那么,选择和剔除的标准是什么?在药学专业《生药学》的教学中,这是许多同学容易提出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马兜铃科药用植物的毒性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使同学们对马兜铃科药用植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培养其辨证的思维方法。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44+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教管论坛

  • 制药工程专业药学类课程教学研究

    赵子剑;赵永新;罗正红;

    本文论述了制药工程专业药学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初步尝试,试行了专业课程教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现场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考试内容等整合教学内容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45-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关于利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的建议

    罗跃东;宋金贵;

    综合医院拥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病源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发展中医,是一条急待重视的捷径。制定调整有关政策,增加综合医院中医比重,是落实建议的必要保障;衷中学西、加强科研是落实建议的关键。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47-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中医儿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讨

    韩燕;秦艳虹;

    中医儿科学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能力全面的综合型儿科学人才为宗旨的高层次医学教育。研究生阶段的儿科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临床工作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儿科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能力。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48-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使用率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张利芳;

    目的提高科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使用率。方法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医护互帮互助,共同做好中医相关工作;同时将中医护理操作纳入医生的考核范围,通过绩效考核来提高医生的积极主动性。做好护士的中医知识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定期选派护士到康复科轮转等,提高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质量。选择合适的患者。根据病情及患者的依从性高低来来决定是否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做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使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依从性。结果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使用率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通过医、护、患三方配合,我科护理技术操作由原来的每月几例到现在的使用率位居全院前三名,并受到患者的好评,此方法值得推广。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50-2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思考与总结

    陈珊珊;谢明辉;胡彦兴;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目前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重大疾病之一,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应当注重多靶点培养,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51-2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对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技术》编写工作的思考

    袁国卿;

    本文就编写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中药炮制技术》提出观点,认为应正确理解、恰当把握"必须、够用"原则,并结合《中药炮制技术》的教材内容构成和编写内容选择介绍了贯彻这一原则的实践体会,认为《中药炮制技术》的编写应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操作"的原则,体现"因材施教、兼顾所需、突出实用"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53-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晓娜;牛红萍;杨丽娟;苗晓玲;

    目的研究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法。结果在综合模拟实验室的模拟医院中使用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真实的演示医患诊治疾病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事医疗工作,从而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和诊治疾病的能力。结论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诊治疾病的能力,是教学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54-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科研进展

  • BNP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王现;韦衮政;陈必勤;

    近年来随着对BNP研究的深入与扩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发现BNP与心、脑、肺、肾等各方面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系疾病关系密切,本文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对BNP与中医分型及中医治疗对BNP影响两方面进行综述,探讨BNP与中医药的关系,为中医治疗效果提供客观评价标准,并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57-2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针刺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曾东杰;周巧萍;金秀;

    腰痛又称腰脊痛,主要以腰脊或者腰脊两旁疼痛为临床表现。目前针法治疗腰痛效果显著,笔者将2010-2014年期间针刺配合推拿手法、针刺配合药物、针刺配合拔罐、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水针、针刀、电针等治疗方法治疗腰痛的作如下综述。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60-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中医药疗法治疗肱二头长头肌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雷;赵志恒;祝贺旗;

    肱二头长头肌腱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对于肱二头长头肌腱炎的治疗,首选保守治疗。中医药疗法,尤其是针灸和手法疗法,在保守治疗本病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本文对近年来使用针灸和手法治疗该病的文献进行分析,希望为该病的治疗找到一种更加合适有效的手段。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63-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

    徐亭亭;朱生樑;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胃黏膜萎缩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临床症状较多,且不具有特征性,难以引起患者重视;但作为癌前病变之一,又需要深入探究。中医药不仅在症状改善及胃镜或病理炎症减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西医药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中医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66-2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中医药联合治疗小儿遗尿研究近况

    吴西志;吴运畴;高晓雷;付航;吴运渠;

    小儿遗尿病因病机复杂,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药多样化治疗该病相关文献,介绍了中医药联合治疗本病,重点介绍联合刺激穴位疗法和方药联合外治疗法,提出现代医者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发挥传统医学优势,结合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提高疗效,本病治疗方法多样,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尚未统一,中医药联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明显。为患儿和家长减轻痛苦。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68-2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热证的现代研究

    郑春爱;

    目的了解现代科技对热证的研究现状,认识热证本质,从而为临床治疗热证服务。方法登陆中国知网,查阅2000年1月1日-2014年10月25日关于热证的文献。结果通过阅读摘要及全文的方式进行筛选、归纳总结,发现热证的现代研究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代谢两个方面。结论热证的现代解释为认识热证提供了实验室资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热证的本质拓宽了思路。但综合考虑获得数据、科学评价各研究内在意义及作用还需要大量的工作。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70-2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孟昭阳治疗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验案1则

    刘继明;孟昭阳;

    <正>孟昭阳主任医师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内科,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早年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林慧芳,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孟昭阳老师学习,每日得谆谆教

    2015年10期 v.30;No.239 2272-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