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36474

临床论著

  • 阳虚体质人群经络检测特点研究

    杨玲玲;张宏;俞若熙;付云霞;平晓;赵晓山;王济;

    目的 研究阳虚体质人群中医经络检测特点,为进一步阳虚体质调养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42例单一平和体质及41例单一阳虚体质人群身体左右十二条经络电阻值。结果 经含有两个重复测量变量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组经络电阻值左右侧、十二经和体质类型的主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肝经的经络电阻值最高,大肠经的经络电阻值最低;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右侧经络电阻值均高于左侧经络电阻值,阳虚体质经络电阻值低于平和体质经络电阻值。十二经络、左右侧与体质类型以及十二经、左右侧与体质类型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经络电阻值右侧躯体高于左侧,阳虚体质人群整体经络电阻值水平低于平和体质人群,这为阳虚体质怕冷的临床表现提供经络检测循证依据,并为进一步经络调养阳虚体质提供数据支持。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39-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张新春;刘世举;李岩;

    目的 目的 分析中药补脾益肾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诊的U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补脾益肾方治疗。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肠道菌群、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大肠杆菌计数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补脾益肾方在UC治疗中应用疗效肯定,能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42-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 高尿酸血症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

    张月;张敏;白红燕;殷喜凤;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方法,对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症状按频次排列前十位依次为:全身困倦、乏力、肢体困重、口唇舌紫、头胀肢沉、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定位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形体肥胖;按症状平均积分排序在前十位的症状依次是:肢体困重、全身困倦、头胀肢沉、乏力、口唇舌紫、腰膝酸软、体倦乏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定位刺痛、形体肥胖。单证型中以痰湿证居多,其次是血瘀证、气虚证,复合证型以四证组合居多,其次为五证组合、三证组合、六证组合。有气虚证组较无气虚证组、有血瘀证组较无血瘀证组、有阳虚证组较无阳虚证组UREA值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无阴虚证组较有阴虚证组CREA值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有血瘀证组较无血瘀证组、有阴虚证组较无阴虚证组GLU值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有气虚证组较无气虚证组、有脾虚证组较无脾虚证组HDL-C值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中医证型分布上,以痰湿证居多,并多见于证候组合形态,以四证组合较为常见。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45-3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基于现代文献的药食同源中药在产后痹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殷娜;罗石任;李冬冬;张云芳;谢艳;

    目的 探索治疗产后痹的药食同源中药的使用状况,为促进母婴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筛选统计文献所记载的方剂中药食同源中药品种及使用频次,参照《中药学》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物功效类别、性味、归经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73篇文献,含中药方剂197首,筛选出药食同源中药37味,用药频次在50%以上的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肉桂。药物功效以补虚为主,药性以平、温居多,药味以甘、辛多见,归经多入脾、肺经。结论 药食同源中药在产后痹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发挥益气养血、解表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与产后痹的基本病机相符,可在用药治疗中为保障母婴安全提供参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49-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紫苏子治疗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机制

    彭志坚;陈正涛;邓斌;魏山寅;范治力;宋银枝;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紫苏子治疗糖尿病心肌损伤(DMI)的机制。方法 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出紫苏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从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中筛选获得DMI的相关靶点。将紫苏子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紫苏子治疗DMI的潜在靶点,使用STRING 11.0构建PPI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9个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 Dock Vina 1.1. 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105个紫苏子活性成分调控DMI的潜在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的degree值筛选出ALB、AKT1、IL6、VEGFA、TNF、TP53、CASP3、MAPK1、EGFR等9个核心靶点; GO富集分析筛选出细胞氮化合物反应、有毒物质反应、无机物反应、细胞成分运动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等15个生物学过程; KEGG富集筛选出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紫苏子核心成分之间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紫苏子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控DMI,为进一步系统地开展紫苏子单体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52-3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 中频电药物导入联合手法弹拔压腿锻炼对KOA患者的影响

    王一哲;李武强;冯书科;

    目的 研究中频电药物导入联合手法弹拔压腿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强中医院102例KOA患者(2019年1月—2021年1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弹拔压腿锻炼,观察组同时采用中频电药物导入联合手法弹拔压腿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WOMAC)各项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健康生活调查简表(SF-36)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结果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僵硬、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手法弹拔压腿锻炼联合中频电药物导入治疗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57-3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

    周丽宁;王丽芳;王盼盼;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山东2017年版)》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相关规范,按照其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757例平和质(占32.1%),1598例偏颇体质(占67.9%),其中痰湿质最多见(484例,占20.6%),阴虚质次之(239例,占10.1%)。80岁以上老人则以阴虚质最常见,占14.7%(35/238),其次是气虚质和阳虚质,分别占13.9%(33/238)和13.4%(32/238)。结论 通过此调查研究,可以为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中医体质调摄,以恢复其机体阴阳平衡,改善偏颇体质,发挥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从而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60-3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中医证型与血液高凝状态相关性研究

    杨淞龙;张闽光;郑颖;李超群;雷超凡;

    目的 通过对凝血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1例UC活动期患者,通过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分型,采集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证型与凝血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大肠湿热证组患者PLT数值高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MPV数值低于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蕴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相关性。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63-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小青龙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罹患流感预防的影响

    罗远家;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护理方式下临床指标水平、治疗护理满意度及对预防流感的作用。方法 选取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病例对象选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数量为120例,临床分组方式按照双盲法原则,设置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后开展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未接种流感疫苗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小青龙汤治疗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水平、治疗护理满意度及流感病例数。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数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流感患病数值指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护理方式,有效降低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护理满意度,缓解临床症状,和流感疫苗接种一样有效预防流感,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66-3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 补血养心消瘤汤联合临床干预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辉;

    目的 探讨补血养心消瘤汤联合临床干预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选取时间: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CAF方案化疗联合临床干预路径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血养心消瘤汤。2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4~+/CD8~+、NK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升高,且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CD8~+水平升高,经比较,观察组水平降低,且比对照组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53、TS-GF水平均降低,经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补血养心消瘤汤联合临床干预路径可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69-3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 健脾熄风活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徐志平;

    目的 探析缺血性中风(AIS)应用针药联合策略(健脾熄风活络汤+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洪洞县中医医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中医内科就诊的740例中风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0例。2组均给予标准西医基础及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健脾熄风活络汤治疗。对比2组中风病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周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BI)、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高切全血黏度(HBV)及低切全血黏度(LBV)]。结果 2组治疗前中风病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PV、HBV、L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风病证候积分、PV、HBV、LBV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综合疗效、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药联合策略(健脾熄风活络汤+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AIS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提高生理自理能力。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72-3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 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张娟;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VD)的效果及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126例DP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血液黏度、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V、HBV、LBV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DPVD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液黏度,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76-3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经典温课

  •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缪刺的理论基础

    曾宇涵;韩香莲;

    借助现代络病学说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中对缪刺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研究,正确理解缪刺原义,结合缪刺与巨刺的区别所在明确缪刺的2个使用前提:一是九候莫病,二是身形有痛;阐明缪刺治络病的机制,讨论缪刺的适用范围并归纳缪刺的具体操作,为缪刺的临床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缪刺在络病领域的发展前景。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79-3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 基于汉唐医学文献的热病用灸探讨

    杨頔;田永衍;

    自古以来,人们被《伤寒杂病论》中“热病禁灸”的观点所束缚,艾灸疗法的发展因此得到限制。20世纪80年代,“热病贵灸”理论在临床上得到初步认可,以周楣声、魏稼等为代表的现代医家为灸法正名。该文通过对部分汉唐文献的整理研究,明确热病用灸的理论依据,为灸法在中医临床热证治疗中引热外达、活血化瘀、清化湿热和抑阴扶阳作用提供了一定的文献资料支持。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82-3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薪火传承

  • 李元聪教授治疗舍格伦综合征临证经验

    阳亚男;陈世娟;李元聪;

    西医治疗舍格伦综合征多为药物对症治疗,临床发现效果较差且不良反应大。此文介绍李元聪教授治疗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其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舍格伦综合征分为阴液亏虚、肝郁化火、气滞血瘀3型,分别治以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疏肝解郁、理气止渴;养血活血、祛瘀润燥。予一贯煎合益胃汤加减、逍遥散加减、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85-3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赫烜教授疏理三焦通关利窍法治疗鼾眠症经验

    田春洁;梁英;梁晓鑫;赫烜;

    赫烜教授认为鼾眠症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小儿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等疾病导致睡眠时伴有的打鼾症状。此症病因上由饮食不节、年高体弱、感受外邪等导致,病机上责之于三焦气机不利,鼻窍、咽窍、胸膈、腹腔气机阻滞,治疗当疏理三焦、通关利窍,提出治疗具体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日常调摄,并附验案1则。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88-3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医药圆融学术思想浅识

    秦胜娟;

    金世元教授一生积累了丰富的中药质量鉴别经验,有独特的药学鉴别理论与实践经验,重视道地药材,注重传统中药材鉴别经验的总结,懂医识药,谙读经典,熟知炮制技术,联系临床,在中药鉴别方面利用来源与品种及道地药材,在中药炮制方面注重根据药材部位质地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在中成药使用方面,注重以临床需要为主,选择合适的剂型,在这3个方面领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医药圆融学术思想。此文从中药材的鉴别、中药的炮制以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3个方面,总结金世元国医大师“医药圆融”的学术思想,注重经典学习的同时,掌握中药鉴别及中药炮制的规范,提高临床疗效,努力传承与发扬。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91-3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硕博论坛

  • 喻京生教授辨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经验

    刘溪源;喻京生;朱定耀;李桂芳;张诚颖;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属于中医“络瘀暴盲”范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喻京生教授从事眼科临床近40载,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喻教授认为“瘀”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核心病机,此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规律、典型案例、综合分析等初步探讨喻京生教授辨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经验,疗效较好,分享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94-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

    韩瑞敏;吴超;王清贤;苗斌;张丽敏;

    全球2020年新增癌症病例1929万例,新发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国内新增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数300万例。国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25%~75%。对于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的综合治疗已经刻不容缓。王清贤主任医师师从刘玉洁教授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此文将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历史起源、药物分析、典型病例、组方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治疗提供文献参考及临床指导。

    2022年20期 v.37;No.405 3697-3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 唐代医学交流初探——以敦煌医学卷子为例

    张冀豫;梁尚华;

    敦煌医学卷子是指成书于六朝与隋唐时期在敦煌文献中发现的有关医学类文献。由于地域、空间等原因使得敦煌医学卷子具有相对独立性。区别于传世文献,更能对中古医学全貌加以论证,因此敦煌医学卷子可看作是唐代医学与域外医学交流的重要参考。此文以近年来敦煌医学卷子研究为参考,从医学理论,医籍融合,医者形象,医学互动等方面探究唐代医学域外交流情况。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00-3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实验研究

  • 三七多途径调节炎症相关慢性病的药理机制

    党全伟;

    三七作为人参属的主要种类之一,是亚洲国家著名的常用中草药,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三七不仅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之功效,对人类多种慢性疾病也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该研究从三七主要活性成分、经典抗炎途径以及治疗疾病3个方面进行概述。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03-3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9K]
  • 慢肾康宁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张静;孙升云;葛茂功;朱诗平;冯伟峰;

    目的 观察慢肾康宁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Smad2、P-smad2及SAR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腺嘌呤灌胃21 d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组和(按1 ml/100 g体质量给予生理盐水经口灌服)氯沙坦组,慢肾康宁高、中、低剂量组。于治疗第30天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行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Western blot检测Smad2、P-smad2及SAR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Scr、BUN和24 h MT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各治疗组Scr、BUN和24 h MT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慢肾康宁高剂量组与氯沙坦组Scr、BUN和24 h M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mad2、P-smad2蛋白显著下降,SARA蛋白显著升高;慢肾康宁高剂量组SARA蛋白显著高于氯沙坦组(P <0.05)。结论 慢肾康宁可降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Scr、BUN,减少24 h MTP,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mad2、P-smad2及上调SARA蛋白表达水平而发挥抗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05-3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8K]

信息

  • 中医名言拾粹

    <正>邪在半表半里者,寒热往来如疟状,治法方药亦同发热。邪深入里,失于攻下,而热深厥深,反欲拥被向火,恶寒而不发热,或热亦微,甚则四肢反厥,此虽恶寒,实非寒也,乃阳气为邪所郁而不通,以通郁为主,达原饮、大柴胡汤、三承气汤选用,使里气通而郁阳发,反大热而烦渴也。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09+3720+3738+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5K]
  • 本刊针对个别网站及个人以本刊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声明

    <正>1本刊郑重声明凡非本刊版权页上公布之个人网站或下属部门或各地联络站或广告发行站,均与本刊无关,其活动应属假冒本刊名义的非法活动,本刊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权利。同时,敬请读者鉴别,谨防上当。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 《光明中医》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正>《光明中医》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综合期刊,刊号CN11-1592/R,ISSN-8914。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15日、28日在北京出版。以广大基层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光明中医》杂志是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以“寓医理于临床”为办刊宗旨,以“面向临床”“面向科研”“面向社区”为办刊方针,实用性强,读者群广。主要栏目:临床论著、实验研究、薪火传承、硕博论坛、针灸探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医案医话、经典温课、教管论坛、护理论坛、科研进展。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郑重声明

    <正>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与广告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投稿秩序,影响了我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的声誉。《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郑重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组稿与广告合作协议,凡冒用我刊名义征稿和广告的中介机构均未获得我刊的任何许可,其工作人员均非我刊的工作人员,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法律关系与本刊无关。均属违法行为,本刊将依法保留追诉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6K]

临床研究

  • 补中益气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临床观察

    孙琪坤;闫万里;鲍振学;唐秀峰;户玉鹏;李云红;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70例PC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蒙脱石散、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2组每日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 2组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和胆囊收缩素等胃肠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可改善PCD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10-3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 燮理阴阳降压汤治疗老年H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王保玲;武春苗;李聚梅;王英旭;

    目的 观察燮理阴阳降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OI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H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34例。2组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燮理阴阳降压汤”治疗。结果 治疗28 d后观察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中医症状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后血Hcy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燮理阴阳降压汤可明显降低老年H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提高西药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安全而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13-3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3K]
  •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

    李菊芳;陈小芳;徐惠明;周静;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汤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生活质量评价(IBS-QOL)积分、精神心理评价(HAD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2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6周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腹痛、腹泻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治疗后急躁易怒、两胁胀痛、纳呆、身倦体乏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IBS-SSS积分、IBS-QOL积分、HAD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降低肝郁脾虚证患者证候积分,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17-3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0K]
  • 消斑丸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朱涛;周国锐;孙文清;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消斑丸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开封市中医院老年病科2018年12月—2020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12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选择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观察组60例:选择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消斑丸口服治疗,最终根据2组高脂血症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c-CRP)进行对比。结果 2组治疗前TC、TG、HDL-C、LDL-C、hs-CRP、HCY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HDL-C、LDL-C、HCY治疗后较前有显著改善(P <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前在中医证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有显著改善(P <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高脂血症患者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消斑丸口服治疗,在提高用药疗效、改善TG、TC、LDL-C、HDL-C、hs-CRP、HCY及安全性指标方面获得明显优势,从而促进高脂血症患者的康复。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21-3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 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李玉锋;郭志英;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内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肛肠泌尿科收治的辨证分型为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入组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内服药物均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在内服药物的基础上观察组加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栓肛门给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内镜疗效、生活质量评分(IBDQ量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内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 IBDQ量表评分比较,除社会能力评分外其余3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型患者,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内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23-3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 清热豁痰止咳方治疗COPD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

    王寅平;

    目的 探讨清热豁痰止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豁痰止咳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病情程度(CAT评分)、痰液性状评分(痰量、痰色、痰质)、诱导痰检测指标(黏蛋白、PGE_2、白三烯B4)的变化。结果 2组CAT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痰量、痰色、痰质评分和诱导痰中黏蛋白、PGE_2、白三烯B4显著降低(P <0.05),以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热豁痰止咳法能进一步减轻COPD的病情,降低气道高敏反应及高分泌症状。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27-3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 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阳上亢型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

    王娟;石倩;王雷;

    目的 观察院内自制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阳上亢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徐州中医院并收治入院且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2组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试验组更明显(P <0.05); MMSE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均较前提升,试验组更明显(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发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证属肝阳上亢型安全有效。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30-3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 补元聪脑汤联合针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李朝红;

    目的 探究补元聪脑汤联合针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禹州市中医药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选择此次的研究对象,90例患者的选例时间为2019年2月—2021年1月,包括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连续12周的治疗方法为针刺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补元聪脑汤治疗。将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MMSE评分及血清Hcy、Aβ水平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对比治疗前,2组治疗后指标(血清Hcy、Aβ)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观察组处于对照组的更低水平; MMSE评分在2组中均展现为上升趋势,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 补元聪脑汤联合针刺可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认知能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控制病情恶化,效果显著。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33-3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9K]
  •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刘倩;

    目的 观察脾胃湿热型CAG(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所有入组对象Hp阳性者均行抗Hp治疗,同时前者以个体化原则为指导,行常规西医疗法,后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病理变化、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结束,在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黏膜组织评分、PGⅠ、PGⅡ、G-17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上,相较对照组,治疗组皆表现出优势(P <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湿热型CAG的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黏膜萎缩减轻,对胃功能有改善作用,具有良好安全性。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36-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6K]
  • 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田光芳;张渊智;张绍敏;

    目的 探讨生大黄保留灌肠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急性轻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以传统西医治疗为主,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及补液支持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开塞露+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比较2组患者腹痛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CRP、白细胞变化,重症化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WBC及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重症化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生大黄保留灌肠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腹痛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率,改善急性胰腺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39-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2K]
  • 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临床观察

    滕辉;廖帮斌;封建华;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横峰县阳光医院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88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随访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头重如裹、视物旋转、呕吐痰涎积分及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眩晕患者中应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43-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7K]

针灸探骊

  • 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陈华;何生存;李文银;封琼;杨廷智;罗兵;马晓东;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对照组(30例)予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为一个周期。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CMS)来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且易操作,具有实施价值。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46-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0K]
  • 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钱虹;尹婷;何丽旋;粟漩;

    目的 观察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予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耳穴治疗,均为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结束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及腰围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 <0.01),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调神健脾针刺法联合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可帮助患者降低体质量、BMI,减小腰围,效果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49-3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5K]
  • 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鼻炎临床观察

    黄欣阳;张晓燕;

    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疗法对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就诊于厦门市鼓浪屿干部疗养院中医科的80例慢性鼻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症状积分降低更为显著,P <0.05; 2组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中医理论指导开展中药热奄包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鼻炎患者的鼻塞、流黏鼻涕、鼻黏膜充血等症状,且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52-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8K]
  • 腹部推拿治疗腹型肥胖伴高三酰甘油血症临床观察

    杨铁军;李玉荣;潘俊娇;曹蝶;刘乙志;郭世炳;黄开云;

    目的 探讨腹部推拿对腹型肥胖患者的腰围及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腹型肥胖伴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随机化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腹部推拿+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腰围,检测三酰甘油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总体三酰甘油水平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围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部推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更有助患者降低腰围,改善腹型肥胖塑形。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54-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5K]
  • 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妊娠晚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影响

    邬丽平;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妊娠晚期妇女睡眠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西省高安市瑞州医院妇产科2019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妇女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摸球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比2组孕妇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因子1得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能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疲劳程度,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57-3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7K]
  • 浮针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相建良;李建伟;徐洲;王存有;

    目的 观察浮针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试验组给予浮针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后12周比较2组的VAS、Constant评分、MTrP数量评分。结果 2组经过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与MTrP数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2组的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后12周的VAS评分与MTrP数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2周的Constant评分则高于对照组。结论 浮针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相对单纯的口服桂芍知母汤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在临床工作中建议使用。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60-3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3K]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刘慧敏;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蜡疗、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醒脑开窍针法进行联合治疗,持续治疗2个疗程评估疗效。对比2组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肉疲劳程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肱三头肌、三角肌、前臂伸肌群、胫骨前肌i EMG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蜡疗、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64-3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6K]

中西医结合

  •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温良福;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CRF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及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G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可增强CRF治疗效果,减轻肾功能损害,纠正机体营养状态,值得临床广泛。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67-3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3K]
  • 苓甘五味姜辛汤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观察

    任大鹏;李君;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应用于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儿科2019年7月—2021年5月就诊的8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观察组(44例)。2组均给予标准疗法,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口服治疗。对比2组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4周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最大呼吸流速(PEF)、炎症因子(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前FEV1、FVC、PEF水平、总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控制有效率、FEV1、FVC、PEF水平增加幅度、IL-6、IL-8、TNF-α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应用于婴幼儿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相关症状、炎症因子及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69-3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4K]
  • 柴胡疏肝汤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尚琦;宋丽萍;

    目的 本研究针对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实施柴胡疏肝汤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进一步对比应用疗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 将营口市中医院收治确诊为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98例,诊疗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遵循公平原则,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丙戊酸钠片为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柴胡疏肝汤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癫痫控制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在癫痫发作频率和癫痫持续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QOLIE-31量表的评定上,可见观察组的改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率为10.2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 柴胡疏肝汤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效果显著,不仅控制了癫痫的发作情况,还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好,具有可推广价值。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73-3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9K]

医案医话

  • 从脾肝肾辨治特发性水肿

    刘艳芳;赵逸菲;赵璐;孙俊波;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水盐代谢紊乱致使细胞外液在皮下间隙有异常增多的一类综合征,好发于女性,发病主要责之脾、肾、三焦功能失调,但与肝、肺、心也有关,尤其与肝的功能关系密切。此病总属本虚标实,治疗应该根据主病之脏分而治之,此文从脾、肝、肾三脏辨证论治,分脾虚湿蕴、肝郁气滞、肾虚不化3种类型,选用健脾补肾、疏肝理气、化瘀通络等治法选方用药进行中医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76-3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7K]
  • 王国斌教授治疗高血压病验案4则

    孙亚茹;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到“眩晕”“头痛”范畴。王国斌教授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与研究,擅长中医辨证。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将高血压病分为两类4个证型进行论治。此文介绍王国斌教授治疗高血压病4则验案并进行分析,以期对各位同仁有所裨益。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79-3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6K]
  • 浅谈隋唐医家诊疗思维对分析综合法的运用

    李爽姿;王勤明;

    隋唐医家在各自的论著中,对逐个疾病与逐个症状展开具体而细致的病因病机研讨,其诊疗思维中体现了对分析综合法的运用。表现在对一个一个疾病性质的把握和思考方面,他们将具体疾病逐个进行研究,从而综合分析症状与证候性质的形成及病证各阶段发展趋势的关系,这就是辨证逻辑基本方法的分析法的运用;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症状、病因与病机进行有机组合,从不同的层次形成对疾病整体动态综合的认识,把握各种症状相应证候与病证病程的本质联系,这就是辨证逻辑基本方法的综合法的运用。这种基于辨证逻辑基本思维方法的分析综合法,是介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诊疗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它使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因症搭配关系,从临床病证证候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并从临床实践经验变为效验记忆传承下来,以指导辨证论治时具体的治则治法,乃至治疗处方用药。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82-3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1K]

护理论坛

  • 虎符铜砭刮痧对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研究

    吴爵慧;冯海燕;靳向前;田育苗;胡薇薇;

    目的 探讨虎符铜砭刮痧对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4月就诊于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的88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行虎符铜砭刮痧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颈肩部疼痛程度、颈部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ND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行虎符铜砭刮痧干预可减轻临床症状,减轻颈肩部疼痛程度、颈部功能障碍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85-3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 月经后期的中医护理方案初探

    钱光琴;陈春艳;陈祖琨;蒋玉倩;袁自仙;陈彬业;林雪;拜萍;孔先云;

    月经不调已成为当代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此文通过阐述月经的产生机制,分析其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思想角度探究月经后期的中医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等,体现了三因制宜与辨证施护相结合,发挥中医护理在月经调理中的作用,以期为今后制定月经后期的专病中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87-3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4K]
  • 中医护理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损伤临床观察

    张娟林;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400例产后盆底功能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训练,200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进行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PFDI-20)、Oxford盆底肌力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PFDI-20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盆底肌收缩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身体焦虑、精神焦虑状态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中医护理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干预产后盆底损伤患者,可提升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患者盆底肌力,缓解患者焦虑状态及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91-3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5K]
  • 扶正固本汤联合身心并重共护连续干预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王丽萍;张赣华;

    目的 探讨扶正固本汤联合身心并重共护连续干预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以2018年1月—2021年2月为选例期,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统一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扶正固本汤。2组均治疗1个月,并于治疗期间接受身心并重共护连续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b FGF、SCC-Ag、CA12-5、外周血CD 68、CD 83水平及治疗后抑癌基因、侵袭基因及增殖基因表达量。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b FGF、SCC-Ag及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2组治疗后外周血CD 68及CD83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抑癌基因FHIT、P 53、P 16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侵袭基因Cat L、Cat D、抑癌基因TK-1、Ki-67、SOX-2、Cyclin D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而言有所降低(P <0.05)。结论 扶正固本汤辅以身心并重共护连续干预可对宫颈癌患者机体癌症因子表达起到抑制作用,增强免疫能力,提高抗肿瘤活性,控制病情恶化。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94-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4K]

教管论坛

  • 基于住院医师规培的中医康复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法探讨

    凌珊珊;潘锐焕;陈红霞;

    现阶段,中国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方式,以期为社会培养临床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型医疗人才。基于此,此文以中医内科学康复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培养要求,总结出中医内科学康复方向专硕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方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797-3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3K]
  • 漫画+导图在中药药剂学双语教学的应用

    王萌;何思佳;孙琪梦;魏韶锋;伍振峰;田易霖;

    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类高校中药学专业、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中药药剂学是将中药饮片经过提取分离,最终制备成成药的一门学科,其还担负着对中药传统制剂传承与发展等作用,担负着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作用等。因此如何培养能够创新、传承中医药事业的复合人才,是当今各大高校重视的一个环节,在中医药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家化视野、具有传承中医药文化意识、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复合人才的必经之路。此研究以漫画形式进行课程导入和知识点讲解,将专业知识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让学生通过项目分析、汇报讨论等,参与到中药药剂学双语教学环节中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00-3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3K]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的应用

    曹彦;韩世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年轻学生越来越喜爱和适应在网络条件下获取知识。在这种大环境下,根据中医诊断学学科特点,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往的教学经验,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查阅文献,对线下和线上2种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把握二者的优缺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同行学者的经验,在原有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依托钉钉、微信、超星学习通、中国MOOC大学等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工作,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深化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对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有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价值过渡。现将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以资同行参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04-3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5K]

科研进展

  • 中药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杨智军;杨文龙;杨凤云;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疾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维持机体骨重建的动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被广泛用于OP的研究。大量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活性等,增加骨形成,从而发挥治疗OP的作用。综述近年来中药单体与中药复方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OP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中药研发及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08-3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8K]
  • 肛门直肠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张申;凡会霞;刘思琦;刘世举;刘佃温;杨会举;

    肛门直肠痛在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受到越来越多医者的重视,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肛门直肠痛病因病机的研究均尚未完全明确,故在此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均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此文通过对近些年来中医和西医治疗肛门直肠痛的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分析,供临床医者进行参考,以便达成更广泛的治疗对策。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13-3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0K]
  • 督灸疗法在临床各科的研究进展

    苗晓雪;邵淑娟;

    督灸是在大椎穴至腰俞穴脊柱区间的督脉、膀胱经第一侧线上铺上中药粉,以生姜为衬隔物以艾绒为灸材施灸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结合了经络、腧穴、生姜、艾灸、中药多种因素的优势,具有协调经络、温补督脉、平衡阴阳、外御病邪等作用。查阅相关文献显示督灸对内、外、妇科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因督灸疗法操作简单、安全、便捷、经济,具有社会价值,故将督灸治疗相关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17-3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0K]
  • 桑叶药用的历史沿革

    蔡颖莲;曾德胜;黄艺惠;彭连共;林亚云;

    此文对桑叶药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探讨。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其采收时节、炮制品种、归经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现代药用文献进行剂量分析。桑叶作为药用,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采收条件,并非仅用霜桑叶;现代桑叶的炮制以净制常见,部分地区有蜜炙,而文献收载桑叶的炮制品10余种;桑叶归经也较为广泛,现代临床用药剂量也根据病证有较大剂量范围。此文对扩大桑叶的采收时节、炮制品种、临床应用及归经提供历史文献依据,并对桑叶在不同病证中的使用剂量提供参考。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20-3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1K]
  • 隆起糜烂性胃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陈艳;王文荣;

    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是一种病情反复,较难治愈的消化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方法备受关注。现代医学以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抑酸护胃等药物治疗及等离子消融术、高频电凝术、氩离子凝固术等内镜介入术治疗为主。中医学从辨证论治、辨病施治出发,总结出不少专药专方,辅以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充分发挥二者优势,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23-3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3K]
  • 衣冠疗法中药香囊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王婕;张晓东;鲍凤和;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衣冠疗法,就是利用穿着的衣帽、鞋袜或饰物将药物佩带在身上,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而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是中医外治领域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理论依据,在临床“治未病”方面发挥极大作用,现笔者将临床常用中药香囊作一归纳总结,并探讨其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依据,发挥其更大临床应用价值。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27-3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5K]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于司杰;张小元;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损害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为临床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如今西医方面没有较好的根治办法,而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它重在引导缓解、配合西药增加疗效或减少毒性、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在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显著临床优势,且调节免疫功能,在临床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故笔者现对近年关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并为今后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30-3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4K]
  • 上星穴穴性及临床应用

    谢梦琳;雒成林;武婷婷;何方;何鹏庆;曹熙;赫日伦;李媛媛;

    上星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在颅上直鼻央,入发隙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历代医家记载了大量关于上星主治功用的文献资料,应用广泛,条理较为清晰。现代研究发现上星穴主治头面部等经脉所过疾病,特别是治疗鼻病的特效穴。为了进一步分析上星穴的穴性特点,笔者从穴名、定位及临床疾病应用等进行综述,以便于临床灵活应用,充分发挥上星穴的治疗作用。

    2022年20期 v.37;No.405 3832-3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7K]
  • 下载本期数据